賴清德總統提議設立台灣主權基金的潛在挑戰與機會

總統賴清德在就職一週年演說中提出「台灣主權基金」政策,這一想法引發了廣泛的討論。國家主權基金如同一台夢幻機器,若操作得當,能創造巨大的利益並強化國家戰略地位;反之,若設計不當,可能淪為政黨利益的工具。
賴總統強調,建立主權基金必須遵循「全民信賴、財務透明、專業團隊、創造長期增長」的四大原則。雖然「請巴菲特來操盤」只是比喻,但其背後的哲學值得深入思考。
台灣主權基金的概念在討論多年後於賴清德的演說中成為焦點。過去的政治決策通常經過智庫等機構討論後才會推進,但賴總統採用演講形式直接宣示,充分顯示了其強勁的領導風格。
一個成功的主權基金需要穩定的財源,雖然彭淮南前央行總裁提到外匯存底的使用問題,但實際上台灣銀行資金充沛,面對這項挑戰,官方應以合理的模式證明利益優於風險。
最後,建立國際化的專業團隊將是關鍵,台灣社會如何看待高薪專業經理人至關重要。成功運作主權基金的國家普遍採用國際標準的薪資結構,這項議題需在政與專業之間設立明確界限,以避免政治干預損害基金運作的專業性。
Recent News
擴大特別條例涵蓋四大主軸:產業、就業、韌性與民生
- 24 May, 2025
美方警告:台灣央行外匯干預應有限度
- 7 June, 2025
呼籲無糖飲品免貨物稅 綠委與財政部對稅損存疑
- 18 June, 2025